咨 询 预 约 在线评估

孤独症孩子上学,必须解决的五件事!

2018-05-03  东方启音  浏览:12106

  对于上学,各位爸爸妈妈们有很多等待解答的问题,很多家长都会问:

  我的孩子到底能不能上学?

  我的孩子是上普通学校还是特殊学校?

  如果我的孩子不上幼儿园可以吗?

  如果孩子上普通小学我需不需要陪读?

  我怎么和学校的老师及教务人员沟通?

  如果我的孩子在学校攻击别人怎么办?

  如果我的孩子突然跑出教室或者大喊大叫怎么办?

孤独症孩子上学,必须解决的五件事!

  1、爷爷为孤独症孙子上学陪读

  2004年,两岁的小思被确诊为孤独症。治疗三年后,小思终于能开口说话。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,却没有幼儿园收他。“那几年跑遍了邹城城区的幼儿园,人家都不要。”刘老人说,由于经济受限,孙子治疗到8岁就回家了,到了上小学的年纪,一家人愁得睡不着觉。

  “他个头比同龄孩子高,长得也壮实,离家最近的一所小学只有300米,周围的人都知道孩子有病,他又没上过幼儿园,谁都不愿意收,怕他误伤同学。我们把全城的小学都跑遍了,作为家长很自卑也很难过,但也理解学校。”刘某说,他就想让孙子和正常孩子一样,那样的环境有利于他的成长。

  在快要绝望的时候,刘老人的老家,香城镇一所小学的校长愿意让他们来试试,允许孩子来上学,但是小思众又高又壮,坐不住,没有耐心好发脾气,根本不会和同伴交流,怕他伤到其他孩子,所以他决定做孩子的陪读。

  “他的病就是这样,坐不住,一节课45分钟,常常上着课就起身往外跑,我就得跟着。无论老师在做什么他都不理会,起初老师很反感,后来也就习惯了。”刘老人说,开始的时候,课堂对小思来说很新鲜,到处张望但不与人交流,不懂课堂纪律四处走动,后期慢慢有所好转,但是情绪不稳定、无法正确接收指令,又成了新的难题。

  在整个陪读的6年中,这种情况时好时坏,并没有明显的改善,还有很多关于孤独症孩子上学的问题层出不穷,现在小思马上小学毕业了,又将面临失学的风险,说到这,刘老人的眉头又皱了起来。

  2、曾经遭遇全班家长联名拒绝入学

  郝楠(化名)牵着儿子李孟(化名)走出了深圳市宝安区的宝城小学,这是15岁的李孟第四次被“赶”出学校了。

  19名家长,联名签署了一封反对孤独症儿童入学的签名信送到了学校。信中写道:“我们是宝城小学六(5)班的家长,上学期,班里忽然转过来一个孤独症孩子。我们的孩子回家后跟我们提起,说他不遵守纪律,不讲卫生,自言自语或者情绪突然改变,同学都不敢靠近他。”

  在此之前,郝楠曾经带着孩子在深圳一所特殊教育学校读书,今年5月,由于李孟在元平学校摔伤,连续做了两次左膝手术,郝楠决定不再送李孟去元平学校。

  郝楠说,“不仅仅是摔伤的原因,我的孩子确实可以适应正常的学习环境,语文、数学这些课程他都可以独立完成作业。”说着,她拿出了儿子的作业本与数学卷子。卷子上清晰地写着答案,记者与标准答案比对后发现,绝大部分答案都正确,“这个孩子的语言能力不错,钢琴也弹得非常好。”李孟曾经的老师强调:“这个孩子虽然自控力不好,小动作多点,但确实从来没有攻击性行为、没有自残行为。”

  “他常把手放进嘴里,又用沾着口水的手去摸其他同学的本子,同学们都不敢接近他。”李孟的班主任蔡淑莲这样说。

  面对孤独症孩子的上学之路依然困难重重,家长郝楠没有放弃,更多的家长依然没有放弃。

  3、辞职陪伴孤独症儿子上学,进步惊人

  笑笑(化名)上学笑话百出,乱说话,生活不能自理,在妈妈的用心陪伴下他和普通孩子一样上完幼儿园、小学,现在在上中学。笑笑现在已经开始帮着做家务、自己上学放学、做力所能及的事,除了学习成绩稍微差点,他和普通的孩子没有太大区别。

  在笑笑三岁的时候,被诊断为孤独症,刘女士并没有听从别人的建议,送他去特殊学校,而是送到了重庆主城一家普通幼儿园,希望笑笑能和其他孩子交流,融入集体。愿望是美好的,现实却是残酷的。由于笑笑的病情,导致了他在幼儿园不交流,对于老师教的内容,他完全没有反应。笑笑没有行为自理能力,吃饭需要老师喂,上厕所不会蹲下去,不会穿衣裤。中午小朋友都钻进小被子里睡午觉,可笑笑不睡午觉,一到中午就闹腾。

  刘女士初衷是希望笑笑能够融入集体,可是孩子的自控力和自理能力都会给别的小朋友带来困扰,她也不忍心一直把孩子再送过去,于是在笑笑5岁的时候决定辞职,在家全心全意陪伴孩子。

  不久之后,笑笑到了上小学的年级,刘女士依然坚持送他到普通小学入学。一开始并不顺利,笑话百出,刘女士还记得笑笑独自上小学的第一天,老师请每位同学站起来介绍自己的名字。轮到笑笑的时候,他站起来并没有说自己叫什么,反而是报公交站名:“下一站杨公桥,下一站半月楼,下一站沙杨路……”这些站名,正是笑笑来学校坐公交车时,公交电子语音报的站名。笑笑的表现让孩子们先是惊讶,继而大笑,这让刘女士格外心疼。

  此后,刘女士每天都陪伴孩子去学校,协助老师做好融合工作,每天学校学习的知识回家反复练习,首先用足够的耐心来接受孩子,理解孩子,然后再通过科学的方法,走进孩子的内心,再引导孩子学习交流和表达,慢慢学会和周围的人进行相处。

  刘女士说当时最担心的就是笑笑在课堂上坐不住、突然吵闹,这样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其他人,而且在很多时候不听从指令或者听不懂指令,都让她每天焦虑重重,这几乎也是所有送孩子去普通学校的家长的焦虑。

  好在通过科学方法的学习和指引,笑笑现在已经上了初中,在其他同学眼中他就是成绩没有那么好的普通孩子而已,与其他人并没有太大差异,这也让刘女士松了一口气。

  相信有很多孤独症孩子的家长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,尤其是融入社会的第一步——走进学校,面对终身需要进行康复训练的状态,孩子能否真正地适应学校及社会,如何面对和处理在融入社会期间,每个个体涌现的更多情况?